“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获得者感言——聂文星

在理论凝聚态物理的天堂自由快乐地翱翔

 

高等研究院 聂文星

 

来到郁郁葱葱的清华园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至今,已经两年有余。回首过去的两年,日子过得匆忙充实而快乐。

 

    结缘高等研究院,源于我在北京师范大学求学时的一段经历。那时来旁听李兆平教授的《计算神经科学》。虽然我现在从事的研究领域(理论凝聚态物理)跟李老师的课程已经千差万别,似乎以前的兴趣是多么的不靠谱。但那时高研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紧张而有序的教学进程,活跃的课堂气氛,周围大大小小的“学霸”谈笑风生。

 

    命运的轮回,兜兜转转。2014年,在东京大学完成了凝聚态物理的博士答辩的第二天,我向高等研究院的姚宏研究员发送了博士后的求职简历。很快收到了姚老师的访问一周的邀请。那时的心情是忐忑而激动的。因为那时对高研院的理解,已经远远超出《计算神经科学》那门课。高研院培养出了许多年轻的学者,他们都活跃在凝聚态理论的世界最前沿。那时担心自己是不是足够的优秀。博士导师Oshikawa教授还鼓励我:Just go ahead. If they offer you a position, that is pretty good. If not, that is not the end of the world. But anyway you can absorb something. 就这样来到了清华,还记得那次访问包括面试报告都是非常愉快的学术交流。面试还要求与每一位教授讨论。这本来是一件很有压力的事情,最后却变成非常愉快的回忆。做研究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听众能够欣赏和享受,并给出正面的反馈以及建设性的意见。而这些,高研院的老师们都给了。

 

    从博士生毕业,到成长为独立的研究者,是需要时间去努力和长者的提携的。犹记得毕业那时的感觉,像极了蹒跚学步的孩童。非常感谢高研院的老师们,他们给了我机会站起来,也鼓舞着我走的更高更远。

 

    高研院给了博士后很多的自由和尊重,因此大家工作得都非常快乐。与大多数地方招募博士后完成特定的项目或者课题不同,高研院鼓励博士后与各位老师开展工作并且鼓励独立研究。每位老师的组会和读书会都是对我们开放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自由参加。习惯了甚至爱上每个周六的下午,自发的坐在一起学习最新的文献或者讨论一本书的生活;也习惯了为了一个问题,讨论到深夜而不知时间的流逝。在高研院,非常幸运的是还有一帮志气相投的同事和学生,他们恰似浮华世界中的一缕清泉。跟他们的讨论并互相影响,有助于保持科学研究需要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心态。

 

    博士后期间,我首先继续完成手性超流体轨道角动量的研究,成果以第二作者加通讯作者发表在理论物理顶级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同时,选择了凝聚态理论中既基础又热点的三个课题,展开了广泛的合作。研究之一是与高研院张德平博士、人民大学物理系张威教授合作研究SU(3) Hubbard模型在Lieb晶格上的基态磁性,研究结果已投往Physical Review A, 目前正在审稿中。研究之二是与人民大学刘正鑫教授(原高研院副研究员)合作,研究自旋1的自旋模型的基态液晶序。这项工作正在整理,即将投稿。研究之三是与中山大学的蔡维枫教授对拓扑晶体绝缘体SnTe和拓扑平庸半导体PbTe, PbSe做对比研究,研究其拓扑不同引起的能带反转及其边缘态的性质。这是我从纯理论研究向偏材料方向拓展的一个尝试。

 

对于蹒跚学步的孩童,可以给一根绳牵引,等他脚力慢慢有劲;也可以给他柔软的环境,放手让他走,在身后默默的关注。高研院的风格属于后者。除了逐渐培养起来的独立性,高研有非常多的学习机会:可自由参加各个老师的组会和读书会,鼓励与来访学者多交流。通过参加各种讨论活动,我了解了研读了世界最前沿凝聚态的进展和冷原子发展的工作。对国内凝聚态物理界的学者也更加熟悉,为今后的独立或合作开展工作打下基础。

 

两年的博后生活转瞬即逝,日子简单充实而快乐。感谢清华大学博士后支持计划,和中国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的支持;感谢清华大学博管办和高研院办的老师们的帮助,让我的生活妥善安顿;感谢高研院姚宏研究员、翟荟研究员的指导支持和提携。感谢合作者的共同研究,感谢高研院所有老师、博士后、学生的有益讨论。

 

即将奔赴新的工作岗位,我将时刻以清华精神鞭策自己,不忘初心,对研究保持热爱和激情,兢兢业业孜孜以求;教书育人,不懈努力。

201610


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在站博士后使用“清华大学信息门户”的用户名密码登录
密码找回和修改在“清华大学信息门户”上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