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指引,以勤补拙---张朝辉
2015-09-16
在清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的经历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之一。在此期间我有幸得到合作导师雒建斌教授和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他老师们的悉心指点,点点滴滴至今仍记忆犹新。经过两年来严格的博士后训练,通过自己不懈努力、求知不辍,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独立思考能力和科研水平,并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鞭策下不断走向新的高峰。
我的博士后生活是以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申请开始的。该项目以雒建斌教授和丁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为负责人,我有幸参加了执笔申请。现在仍记得当时在香山集中讨论申请书的写作时,温诗铸院士、钟掘院士(中南大学)和熊有伦院士(华中科技大学)等三位老院士从项目立论、项目组成、项目实施乃至申请书的用词造句等细节各方面给予我们的全方位指导。老院士们对前沿问题的敏锐观察、对项目的整体把握与细节的严谨规范都让我深受教育,这段经历让我受益非浅。本项目于2003年获得批准(项目号:50390060)。时隔不久,我又参加了以雒建斌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项目组申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该项目最终也获得批准(项目号:2003CB716200),我又得到一次良好的科研训练。这些为我在博士后期间申请到机械工程类同期唯一的博士后二等基金(一等空缺)资助和一项国际合作项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合作导师雒建斌教授的引导和帮助下,我选定薄膜润滑和化学机械抛光(CMP)机理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薄膜润滑广泛存在于微纳器件、集成电路、微机电系统中,其中的关键问题是形成了纳米级极端间隙条件下的有序结构。而化学机械抛光技术是现代集成电路技术和硬盘表面加工中获取高级别粗糙度和平面度的有效技术。这两个方向都是前沿领域的热点,有机遇更有挑战,因而研究起来难度很大,困难较多。经过努力,最终取得了重要的源头创新成果,研究论文有多篇由SCI、EI收录,他人引用多次(SCI),并获得了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7/15,2005年)。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并作大会报告,成果得到了国际上的承认,ICCES'05(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Engineering & Sciences)组委会曾邀请组织国际专题学术讨论会。
成果的取得,首先得益于有名师指引。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师汇集,有很好的科研条件和良好的合作氛围。除了上述合作导师和各位老院士们的指导外,我还幸运地得到了实验室所有其他老师的关爱和指导。和孟永钢教授、胡元中教授、路新春教授等讨论问题就是一种很好的精神体验。博士后期间我作为小组的研究秘书,带领一个小组进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同时作为重大项目和973项目的项目联系人协助负责人处理日常事务。所有这些使我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
我自己刻苦努力、以勤补拙也是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两年的博士后生活,我几乎每天最早到实验室工作、每天都是工作时间最长的人之一。凭着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对科研的一腔热忱,我在课题研究中不断探索,孜孜不倦。投入进去之后,反而不没觉得累了。研究中做到心无旁骛、勤工不辍,学乃有成。这样,通过一点一滴的不断积累,困难也就一个个被克服了,因而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圆满完成任务。
在完成上述工作的过程中,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经验得到了丰富,我取得了中期考核“特优”的成绩、还荣幸地获得“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后”的称号。饮水思源,这应当归因于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实验室各位名师的悉心指点及博管办领导和老师们提供的研究平台,以及自己的不懈努力、以勤补拙。知行当统一,我今后将继续勤奋踏实,认真实践,不断创新,力争在新的岗位上取得新突破、赢得新荣誉。
作者现任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