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挑战,实现转型--王亚华

2015-09-16

近两年的博士后科研工作一晃而过,如今回首起来,觉得日子虽然匆忙但是过得很充实,期间有苦苦求索的艰辛,更有学术攀登和成长的乐趣。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对学术的追求真是既艰苦又甘甜。很感谢这段经历的磨砺,帮助我从博士学生加速转型成长为青年科研工作者。

我的合作导师是胡鞍钢教授,对做好博士后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就是要在博士论文研究基础上再上一个新的学术台阶,实现从博士生到专业研究者的转型。这个转型我体会就是从相对被动型研究转向独立自主型研究,从自发式的学术发展转向自觉式的学术发展。因为博士生培养主要关注的是基础的学术训练,而博士后更注重锻炼如何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独立科研能力包括很多方面,包括选择课题的能力,竞争课题的能力,组织课题的能力,高质量完成课题的能力。我感到比较幸运的是,自己在博士后阶段科研能力得到了比较全面的锻炼。

体会比较深的是科研选题。在完成了博士论文工作之后,如何走好下一步的学术道路,选题十分关键。在此过程中,有两个方面的因素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是研究基础,特别是博士论文工作基础,另一个是社会需求,对我所在的学科而言就是政策需求。

我的博士论文是水权管理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这是过去几年中的一个热点研究领域。随着水权管理改革的推进,我感到水权市场将来会成为新的热点领域,值得开展前瞻性的研究,于是提出了发展水权市场理论的研究计划,并于2005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的资助。第一次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即获得资助,我觉得博士论文的工作基础是比较关键的。

2004年末,淮河十年治污成败的问题,成为当时社会讨论的热门话题,这引发了我从公共管理视角的思考。于是我从跨界水污染防治角度进行了研究设计,随后获得了200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后来在国家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中获得了应用,项目进行中我指导的一名研究生还获得了2006年度全国优秀MPA论文。这个项目之所以比较成功,主要是及时响应和满足了社会需求。

我在博士后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很多是在博士论文理论工作基础上,在社会需求引导下所做的政策分析论文,例如,“节水型社会建设”、“黄河水资源配置”、“水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的研究,都是水政策领域近年来比较关注的话题。2004年怒江水电规划引发了热烈的社会争论,促使我围绕水坝发展政策问题开展研究,随后发表了数篇论文,其中一篇获得了水利部的优秀论文奖。

我在博士后期间承担的课题比较多,其中有数项是国家部委委托的重要课题。如何做好这些课题,既能够满足决策部门的需求,又能够产出高质量的学术发表,是对研究能力比较大的挑战。好在有合作导师的指导,有研究所师生的协助,研究课题进展的都还顺利。从做博士后伊始,我即承担了胡鞍钢教授负责的国家“十一五”规划方面的研究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为国家决策部门提供了大量咨询,先后提交内参报告十余份。在基本完成课题任务之后,我继续对课题成果进行了深度挖掘,基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和世界银行的增长质量分析框架,提出了新的基于五大资本的综合分析框架和定量分析方法,从历史演变和国际比较综合分析了新时期中国国情条件的变化。这项成果后来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著作一部,发表SSCI论文一篇,权威核心刊物论文三篇,成果还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新华文摘》转载。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提出了文明起源的“挑战-应战”模式,即文明的生成源自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形成挑战之后而人类进行了成功的应战,安逸的环境培养安于现状的惰性,只有程度艰难的环境才能激发人类的潜能从而创造出人类的文明。我体会人的成长也是如此,人的才能实际上就是在不断应对人生各种挑战中增长的。博士后阶段有紧迫的时间约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如果视挑战为机遇,积极应对挑战,随着不断战胜挑战,才能提高得很快。博士后处于富有活力、创造力旺盛的人生黄金时期,这个阶段多一些挑战,可能更有利于学术成长。

博士后科研工作完成后,我留在公管学院继续从事科研工作。回顾博士后阶段的研究工作,越发觉得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学术发展阶段,所谓“承前”主要是延续博士论文阶段的研究工作,所谓“启后”则是为走向专业化的科研岗位铺垫道路。如果有效利用这段时光,就能够加快从博士生到专业研究者的转型,并为长远的学术发展奠定基础。在清华学习工作十几载,很感谢学校的培养。学术道路永无止境,相比众多杰出前辈和优秀教师,自觉十分浅薄,还当不懈努力。

 

作者现为清华大学公管学院教师

 


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在站博士后使用“清华大学信息门户”的用户名密码登录
密码找回和修改在“清华大学信息门户”上操作